主页 > 老龄资讯 >

抓好“牛鼻子”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 发布时间:2022-05-02 20:36


  按照“先行先试、全体推进”的思路,滇源大街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队了解企业出产、经营、建设、办理、开展等情况及现在存在的困难,清楚解题思路,构成政企服务清单,活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;突出典型性、演示性,考虑人才、场地、交通等条件,活跃为企业建厂选址供给主张,帮助企业终究从各项条件较为合适的5个村中择优选取落地。

  

  引得进来还要留得住。滇源大街聚集企业在方针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落地实际需要,整理、分析辖区资源禀赋优势,累计为企业投入20万元资金,先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,并在依托本身资源根底之上,经过盘活固定资产、争夺项目支撑、整合帮扶资金等多种方式,助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开展。此外,滇源大街经过施行乡土技术人才训练工程,大力展开“订单式”“定向式”技术输入,活跃协调区劳动就业服务局补助企业展开员工岗前技术训练,训练技术人才200余人次,推进村庄“技术小白”向“能工巧匠”改变,新增技术人才47名,完成了“训练一人、带动一片”的辐射效应;活跃探索“院村企”形式,深化与名校、名企、名院、名家交流合作,邀请西南林业大学专家教授,抓重点、攻难点,集聚整合各方资源要素,为做优竹藤工业供给“智”力支撑。

  

  在引进、培育、开展竹藤工业过程中,滇源大街经过一系列行动,既让“出不去”的剩余劳动力完成在家务工、就近务工,且月平均薪酬在3000元以上,部分人员甚至月均薪酬超越5000元,也使引进企业原定的3年孵化期缩短一半。

  

  日前,择藤公司滇源工厂举办薪酬发放仪式。领到最近一个月薪酬的40余名工人发现,竟然拿到三四千元。仪式上,该工厂被确定为“盘龙区村庄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演示基地”。

  

  择藤公司的引进和生长,让滇源公民看到了更多致富的期望。如今,盘龙区正加快构建竹工业加工链条,强化工业用地布局,提高竹林林地产出率,营造竹工业开展氛围,以工业传文明、以文明促工业,力求抓好竹工业这个“牛鼻子”,走出一条绿色开展的村庄振兴之路。